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傅兰雅在华传播西学的历史考察
作者:赵红  年份:2010-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傅兰雅 西方传教士 西学传播 基督教思想 启蒙思想 洋务运动 
描述:傅兰雅在华传播西学的历史考察
保守中的进步
作者:姚勇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同治中兴 洋务运动 经世致用 
描述:思想内涵。在后一个时期,在外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刺激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从家庭手工业开始)首先在外来侵略下发生巨变,从而逐渐波及到政治文化的领域,产生了一股对西方侵略的反动意识。这一意识有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前期仍以儒家思想为主旨,逐步学习吸收西方的器与道;在晚清后期,儒家思想开始失去其社会主导思想的地位,特别是1905年科举制的废止,使得传统思想失去了一个主要的依托。而发生在前一时期的洋务思潮,正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而对西方新知的有限学习和吸收,其具体的社会实践,就是洋务运动。尽管产生于两个巨变时期的这两种思想有着诸多的不同,但是其中“一以贯之”的还是儒家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精神。冯友兰先生曾说:“在历史演进中,我们不能恢复过去,也不能取消过去。我们只能继续过去。历史之现在,包含着历史的过去。这...
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科学建制萌芽
作者:张哲慧  年份:2010-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传教士 洋务运动 科学建制 
描述:其他学校所效仿,为中国新式学校中的科学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官办的新式学校中,传教士通过直接担任教习职务传播科学知识,有的传教士甚至对官办学校的科学教育具有决策权,如在京师同文馆中出任总教习一职的传教士丁韪良,由他制定的新式课表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帷幕。在科学出版方面,教会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由传教士译著的科学书籍,洋务运动时期最为出名的教会出版机构是益智书会和广学会;官办出版机构中,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合作译著了许多科学书籍,在传播科学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中国早期科学家。在这一时期,传教士主办了一批刊载科学知识的报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传播,包括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长期连载西方科学著作,傅兰雅创办的科学专刊《格致汇编》对普通民众的科学启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文科学名词统一方面,传教士对翻译过程中的中文科学名词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成果最为丰厚的是益智书会,专门成立了地名人名委员会和科技术语委员会,出版了很多科学名词中西双语辞典;在中国官办出版机构——江南制造局里工作的传教士也为科学名词统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在译著科学书籍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科学名词统一原则,并且出版了各个学科的名词中西双语辞典;除了有组织地完成中文科学名词统一工作,还有一些传教士个人也进行了此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科研机构方面,传教士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本土第一个科研机构——徐家汇天文台,不仅洋务运动时期的历任台长都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而且在天文台工作的传教士们都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他们观测和记录的数据为中国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影响了中国天文学的后续发展。总之,传教士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科学建制的萌芽起到了催化作用,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伊藤博文与明治时期宪政发展研究
作者:李洋  年份:2011-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明治维新 伊藤博文 帝国宪法 立宪政体 
描述:僚、特别是伊藤博文作出实现立宪的选择;第二章论述伊藤博文赴欧洲展开宪法调查、起草宪法以及确立宪法体制的过程;第三章主要分析议会、特别是早期议会中民党势力与“藩阀”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如何促进宪政体制的发展,伊藤博文如何纵横捭阖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推进宪政体制的调整;第四章分析伊藤博文内阁策动对外战争,并利用战争促进宪政体制发展和近代国民国家的形成;第五章分析20世纪初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藩阀”开明派如何创建政党以推动新时期宪政体制的发展。在结论部分,本文认为伊藤博文对近代日本宪政体制发展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外战争对宪政建设和国民国家形成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宪政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相对同时期西方国家的独特性、宪法是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并在实施中形成一种妥协机制等。在其基础上,本文对明治时期在国家政权主导下追赶西方、同时将国民纳入政治体制内的过程进行的实证性动态分析为客观理解近代日本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同时对日本早期宪政体制发展过程展开的分析也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宪政体制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以明治维新时期为中心:看日本饮食生活之变迁
作者:翁玮麟  年份:2007-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明治维新 饮食 生活 变迁 改革 
描述:們最在乎的並不在於什麼政經方面,而是與生活休戚相關的飲食起居問題。因此,由這方面著手改革,方能帶領人民一齊走入改革的行列,傳達並使他們了解維新運動是什麼,並進而由生活上的改進告訴他們維新能帶來什麼樣的好處。這才是改變觀念的最有利方式。本文的主要大綱,首先是由蘊育日本人民達千年之久的基本飲食生活型態著手,再進而由明治維新之際西歐飲食的進入來探討當時日本飲食生活上的變及特色。這西方飲食的傳入不僅使日本飲食型態更多彩多姿,更改變了日本人民向來的飲食觀念,在營養及衛生等方面的注重,對於日後日本飲食生活的近代化與健康體格的增進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而日本民族對於外來文化多以其獨特之氣質加以過濾轉型的特性,在飲食生活,文化的變遷中亦表現地淋漓盡致。明治時期飲食生活的變革,看似簡單,看似平常,然而其內在所蘊函的力量卻足以改造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國家。
从汉冶萍公司的兴衰看晚清的宪政缺失
作者:周佳佳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汉冶萍公司 汉阳铁厂 晚清政府 有限政府 宪政缺失 近代化洋务运动 
描述:是创办于十九世纪晚期,是晚清最大的重工业企业,在其发展历程经历了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虽然尝试了各种体制,“亚洲第一雄厂”汉冶萍最终还是走向了倒闭,其失败的原因也一直是学术界所探究的热点。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学界通常的观点是资金的短缺,人才储备的不足,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而甚少从政治环境以及法律环境来进行剖析。在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宪政的概念也随之步入了晚清统治者的视野,在19世纪末期开始,晚清也掀起了一阵立宪潮。宪法是一国法律之本,宪政作为动态的宪法,能最好的反映出宪法的实施效果,几乎可以说,一国的宪政环境是该国最基础最本质的社会环境,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同样,宪政环境对于一国工业的发展,乃至大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推进抑或阻滞作用也是相当值得考量的。本文正是旨在以汉冶萍公司的兴衰过程为案例,来寻找晚清企业转型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来讨论在这种立宪热潮下的宪政运动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进而探究晚清社会的宪政缺失。本文除去引言与结束语以外,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缘起,对文章研究内容的背景做出了叙述与分析,主要对宪政兴起的过程原因做出了分析,以及对汉冶萍公司的发展历程做出了叙述,为后文的失败原因分析做下铺垫。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对上文发展历程做出分析,得出汉冶萍公司衰败的直观原因,具体可分为外在原因与内在原因,即一些制度层面的原因与社会大环境造就的本质性的原因。同时,再通过对宪政概念的剖析,结合汉冶萍公司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与晚清宪政情况,进而分析晚清宪政环境的缺失。第三部分是在明确了一国宪政环境与一国工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后,通过对晚清宪政缺失的分析,提出应该改进的地方,以达到文章以古喻今的现实意义。
从日本明治维新看国家学习能力
作者:胡贵华  年份:2005-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明治维新 国家学习能力 文化 愿竟 教育 机制 选择性 
描述:学习互动于外部环境,这种学习具有分析性、选择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国家学习能力由四大要素构成:文化、愿景、教育和机制。其中,文化是否能鼓励个人和组织学习,为国家学习能力奠定相应的基础;愿景是否能激励个人和组织学习,为国家学习能力注入相应的动力;教育是否能保障个人和组织学习,为国家学习能力创造相应的条件;机制是否能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为国家学习能力提供相应的保证。国家学习能力是系统的、整体的和动态的,几个构成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以明治维新为案例分析,从日本学习型文化、日本武士领导建构的发展愿景、教育立国的根本战略、建立合理的社会机制、选择性学习能力等五个因素解读了明治日本的国家学习能力。其中,剖析了学习型文化的引导作用、国家发展愿景的激励作用、教育立国的保障作用和合理机制的促进作用。另外,分析了选择性学习能力的影响,它一方面有利于日本从国情出发、坚持和魂洋才,另一方面也导致日本对西方学习中脱掉了某些重要成分。因此,明治日本的学习不完全是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不足。 总体上看,明治日本的学习推动了日本的发展进程,也说明一个国家只有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迅速发展,对落后者尤其如此。国家学习能力是相对动态的,要提高国家学习能力,首先,国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中要谨慎地选择学习的对象和内容,并学习精髓;还有,培育学习型的文化、精英领导民众建构合理鲜明的发展愿景、制定并落实教育立国的根本战略、建立合理的社会机制等。 笔者还认为,国家学习能力研究以新的视角和方法探讨了综合国力的力量源以及连接各种力量的主线,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综合国力的实质和关键,丰富了综合国力理论;国家学习能力是立国之本,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进程,提供了分析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新视角;在知识经济时代,努力提高国家学习能力,打造学习型国家,尤其要倡导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培育学习型的文化和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学习型国家才可能获得生存和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国家学习能力、明治维新、文化、愿景、教育、机制、选择
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土地政策看我国农地流转制度
作者:穆飒莎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日本明治维新 土地政策 
描述: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渐成为限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而有步骤地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其整个经济社会进入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步骤,其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农地流转限制的解除。本文从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土地政策的考察着眼,通过对我国目前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的主要症结的分析,得出可以从农地流转的主体、内容、程序、方式和机制等方面出发完善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的结论。文章主体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依据、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土地政策做了简要介绍,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制度发展脉络,指出目前农地流转的主要问题,结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土地政策实施对其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针对我国农地流转主要问题,从明晰农地流转的主体、规范农地流转的内容和程序、健全农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完善农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对策。第三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
从冈仓天心美术观考论其东洋文明论
作者:杨毓莹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冈仓天心 东洋 日本亚洲观 亚洲一体论 明治维新 近代化 
描述:及任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東洋部部長,持續努力發揚日本暨東洋美術之美。 岡倉天心一生所留下的著述不多,除其發表的美術評論外,共有四本著作,分別為『東洋的理想』(1903)、『東洋的覺醒』(寫於1902,發行於1938年)、『日本的覺醒』(1904)及『茶之書』(1906)。四本著作皆為他生涯後期著書,但維護東洋精神之信念,貫穿四書主軸,可謂系列之作。他對亞洲的論述,以一句「亞洲是一體的」(Asia is one),清楚點出其亞洲觀。這樣的亞洲一體論成為後人對他評論的要點。本論文從岡倉天心之美術評論和四本著作出發,以文獻探討方式並以明治時代為背景,回到岡倉天心論述之原點,理解他的文明觀,及他如何主張亞洲、日本、西洋之關係。
从中日早期现代化进程看科学与社会
作者:徐铭辰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现代化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科技 
描述:社会的视角,通过对中日两国现代化改革过程的比较,来审视和探寻中国与日本走上不同的现代化之路的缘由,并进一步阐明科技在中国现阶段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现代化是如何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下不断进步发展的,并提出一些促进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建议。本文分四章来叙述:第一章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改革——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进行讨论;第二章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内容进行概括,简要分析明治维新是如何为日本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第三章对中日两国试图谋求社会发展的改革做了分析和比较,找出改革成败的原因;第四章从中日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深入阐述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作用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得出结论——现代化进程取得胜利的充要条件: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全方位改革的相互配合,要有先进的领导阶级,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